盡管雙十一還沒結束,但瓜大家已經吃了不少。我們發現所有的瓜都指向了一個共識:行業對“低價”的認知已經超過了平臺差異化認知。
不過品牌和消費者也都心知肚明,一味卷低價,只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。想要持久地增長,就要理解消費者的需求中,除了低價,還在考慮什么。
想要做到這點,無非看兩點:
品牌人在內容場看用戶內容偏好
電商人在消費場看消費者真實評價
這時一些朋友就會叫了:道理我都懂,可是現在的電商評價工具,它不太好用??!
確實如此,消費者評價想要真正對于業務方有用,必須【看得全,看得細,看得準】,目前為止,消費者評價仍舊是懸在電商人心頭上的三把刀。
第一刀,不得不用,但不能用
評論聚類太粗,也不能根據行業特征聚類
只要有電商,就有消費者評價。從最普通的KPI制定,到產品的優化,寶貝詳情頁的提升,乃至市場營銷的宣傳重點,互聯網商業的每一環都或多或少與消費者評價息息相關。
然而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。評價現有的聚類其實相當粗糙,如果把整個評論區比作一個菜場,它只能告訴你,肉占比20%,蔬菜占比40%,豆制品占比30%,調味料占比10%。想繼續下拆到根莖蔬菜與葉菜的占比就無能為力。
這樣粗糙的聚類無法帶來有用的結果,對于精細的業務問題顯然是遠遠不足的。因此,“知道消費者評價很有用,但是現在沒法用”成為了大部分業務方心頭的一把刀。
第二刀,不得不比,但比不起
評論收集量不足,導致無法與全行業對比
一個共識:評論的好壞必然是相對的。
包裝差評僅占7%,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小。但是主要競品的包裝差評都只有3-4%。如果不和競品比,你就不知道現在應該立刻解決包裝問題。
產品重量好評僅有75%了,要不要和產品部溝通進行產品輕量化升級?但是全行業該品類的重量好評只有58%。如果不和行業比,你就會給產品下一個難度極高的非重要需求。
絕大部分的業務問題,都不是通過對標自己解決的,而是通過對標行業與競品。比的越多,越全,結果就更有效。
可惜,現有的消費者評價產品,由于算力、洗力、以及技術水平不足,在覆蓋范圍上可以說吝嗇。尤其是當業務方的對標需求擴大到整個行業時,成為一個天文數字的價格,成為了業務方心頭的第二把刀。
第三刀,不得不問,但問不了
對評論理解不夠細,無法直接指出問題
有些業務方對于消評有更深層次的期待:不僅要比,還要比的細。
他們希望看到自己的貨品哪里正在被罵,需要主動提升;需要知道競品哪里被罵,自己提前避雷;需要知道行業哪些需求還沒被滿足,自己率先切入;甚至需要知道消費者在做出購買決策之前都在關心什么,自己重點去滿足。
回到最開始的菜市場例子,他們不僅僅希望知道,今天雞肉比例升高了,豬肉比例降低了,內臟的比例沒有變化。他們希望知道的是:我這個菜場里,消費者覺得我的豬肉不新鮮,我要換供應商;消費者希望我們不要再送小蔥了,可以送生姜。
比如籃球鞋,能看到一級維度【產品】,二級維度【性能】,好評率降低了2%。但是你看不到到底是哪個性能不好——是回彈性能不好?還是抓地性能不好?或是抗扭轉性能不好?
再比如白酒,一級維度【價格與促銷】,二級維度【贈品】,好評率降低了5%。但是你不知道是贈品少了?還是假了?還是差了?
這些是二級維度的拆解所做不到的,具體的問題。
業務方從二級維度中察覺了問題,但是想要具體了解,又得回到人工清洗。“止癢不止痛”的消評分析能力,成為了業務方心頭的第三把刀。
缺乏有效工具,讓消費者評價不能用,比不起,問不了。這讓絕大部分的店鋪運營者與品牌方對著消費者評價這座金山嘆氣——你知道山里有金礦,但是你得有好用的工具才能挖出它。
任拓傾聽, 就是這個工具
讓你的電商評論
進入能看懂、能對標、能聚類時代